近日,据上海市公安局发布的消息,上海警方侦破首例以“手机租借”名义实施非法放贷的非法经营案。该案中,“某某商城”租机平台经营者戴某某因非法经营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一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00万元。
这种利用手机租赁进行变相放贷的操作模式,被称为“租机套现”。济南时报·新黄河记者调查发现,该模式通过设置溢价租金、折扣回收以及扣除首期款项等方式,导致借款人的实际综合年化利率远超正常水平,部分案例接近300%。
“名为租机实为放贷”
利率或高达162.35%
近期,陆续有消费者通过投诉平台反映其在租机平台的遭遇。一名用户在中介引导下,从“零零享租”平台租赁一台iPhone 16Pro Max(256G),合 同 约 定 总 租 金 为12997.7元,分12期支付,每期还款1083.15元。
操作流程显示,用户租赁手机后立即由中介以8700元的价格回收。然而,中介在回收款中直接扣除了用户需支付的前三期租金,总计3249.44元。最终,用户实际收到的资金为5450.56元。
此交易的实质是:用户需偿还的总金额(扣除被中介提前支付的前三期后)为9748.26元(12997.7元-3249.44元),还款周期为剩余的9个月,每月还款额仍为1083.15元。
基于用户实际收到的5450.56元本金,以及后续9个月、每月1083.15元的还款计划,若用户在套现后的第一个月开始还款,经测算,该笔借贷的实际年化利率(APR)约为162.35%,明显高于法定利率上限。
值得注意的是,若以8700元的回收价格作为名义上的借款本金计算,与以用户实际到手金额5450.56元计算相比,得出的利率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该案例揭示了总利息(9748.26元-5450.56元=4297.7元)与不同基准本金计算下利率的巨大差别。
“碎屏险”、溢价租赁、折扣回收与合同陷阱
济南时报·新黄河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溢价出租、打折回收、首期款项扣除”是此类平台提高实际借贷成本的主要方式。
以上述案例分析,iPhone 16Pro Max(256G)的 官 方售价为9999元,而平台设定的总租金12997.7元,相当于官方售价的129.99%。此比例接近支付宝《租享行业管理规范》中规定的“长租商品年总租金+转销售金额不超过商品官网价格的130%”的上限。
据红星资本局报道,爱租机平台上一款iPhone 14Pro Max(512G)若选择到期买断,总费用合计15445.33元,而该手机官网售价为11999元,仅比官网价格的1.3倍(15598.7元)低153.37元。
据业内人士透露的信息,部分小型平台可能将租金溢价设定至手机实际价格的150%,并通过更换主体等方式规避平台监管。
此外,租赁期限的设计也有很强的灵活性。标准租期通常为12个月(12期),但针对信用资质欠佳的用户,可能被设计为6个月内分12期(每15天一期)还款,变相缩短资金使用周期。
除租金溢价外,“碎屏险”等附加费用也进一步增加了用户的实际借贷成本。例如,有用户反映,其在“宏远租机”平台租赁iPhone 15Pro Max(256G),租期6个月,月租金2166元,首期还需购买499元的碎屏险,而其套现所得仅为7000元。经计算,计入碎屏险后,该笔交易的年化利率高达291.24%。
宏远租机在黑猫投诉有少量相关投诉。记者联系其客服时,对方表示公司已停止租机业务,拒绝提供有关利率或历史业务的任何信息。
北京日报客户端还发现,一些平台利用“障眼法”诱导消费,如宣传“每天一杯奶茶钱”,使用日租金而非总价吸引用户;“随时买断”的标识可能意味着需租满一年后才能以高价买断;租赁协议字样细小且未强制阅读,其中可能包含严苛的还机条件(如划痕限制),导致用户最终不得不高价留购。
综合来看,“碎屏险”、溢价租赁、折扣回收、缩短还款间隔以及合同中的隐藏条款等操作,均可视为变相增加实际利率或预先扣除费用的手段。
用户投诉不断,租机平台称定价符合平台规定
在多个投诉平台上,涉及“租机套现”的投诉较为集中。除上述提及的平台外,“爱租机”“风筝租机”“蝗虫租机”等平台亦有相关案例。
零零享租平台在黑猫投诉上有逾千条投诉记录。例如,一用户2024年8月租赁iPhone 15Pro Max,已还款近9000元后,要求提前结清并减免部分费用遭拒,用户质疑其利率过高。
对于此类质疑,零零享租客服告诉济南时报·新黄河记者,其在支付宝小程序内运营,定价符合平台规定,对用户计算出的高额年化利率表示不解,并称平台不使用年化利率概念,仅按固定价格收费,但未能解释高定价及实际利率问题。
爱租机的相关投诉包括用户反映租金总额远超手机市价,以及在法院判决执行后就押金退还问题与平台发生争议等。
11日下午,爱租机方面回应济南时报·新黄河记者称,其作为租赁回收平台,定价模式不同于金融行业,并严格遵守支付宝管理规范。对于正常一年租期,总费用约为官网价的60%,工作人员认为租赁比买更划算。
针对用户反映的总租金过高问题,工作人员表示,可能与非标准使用或超长租期有关,但强调所有定价均符合支付宝规范。对于催收行为的质疑,该平台表示其操作均合规,并遵循支付宝的严格标准。
投诉平台信息显示,有用户2024年12月经中介引导在蝗虫租机平台操作,实际收款3500元,总租金达13596.25元,另需支付898元保障费。该用户称协商还款被拒,并遭到平台向其联系人群发威胁信息,指控其侵犯隐私及暴力催收。蝗虫租机没有官网,在微信和支付宝均无小程序,也没有公开联系方式。
平台、中介、回收商
租机套现“一条龙”
标准的手机租赁业务提供分期使用选择权,而“租机套现”则演变为一种特定的操作流程。
在获客引流阶段,贷款中介在社交平台以“租机换米”“新口子”等隐晦词汇吸引资金需求者。澎湃新闻曾报道,中介甚至能通过网贷平台获取逾期者信息进行精准营销。
从资质评估与平台选择来看,中介了解借款人芝麻分、社保情况等基本信息,推荐相应租机平台并指导操作。根据公开报道,中介可能帮助征信不良者伪造材料或利用与平台审核员的关系“包过”审核,并收取额外费用。
随后,借款人按中介指示更改收货地址或将收到的未拆封手机寄给指定回收商。部分案例中,租机平台自身可能整合了推广、电销、回收等环节,形成闭环操作。
资金流转方面,通常由中介先向平台垫付首期租金。手机确认可被回收后,中介从回收款中扣除垫付资金及自身利润,将余款支付给借款人。
最后,借款人按期向租机平台支付剩余租金。部分平台可能在首期还款时额外收取“碎屏险”等费用。
“租机套现”模式利用手机租赁形式规避金融监管。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曾表示,中介引导套现行为很可能涉嫌变相放高利贷,虽无直接高息,但用户承担的租金远超手机价值,与高利贷本质相似,中介或平台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
此类操作已干扰正常金融秩序。早在2018年,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办就曾指出手机回租形式的“马甲”现金贷利率畸高。许多借款人无力承担高额“租金”而逾期,导致坏账风险。这使得部分平台依赖高收益覆盖高风险,以使游戏继续。(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杜林)
原标题:“租机套现”调查:设置种种“陷阱”,年化利率可达近三倍 手机租赁何以成变相高利贷?
值班主任:刘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