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唐朝灭亡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五代十国混乱的争斗。公元959年后,周世宗柴荣驾崩,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立马发动陈桥兵变,赵匡胤与后周的基础上建立北宋政权,结束五代十国的乱世格局。从赵匡胤黄袍加身,直到夺取后周江山,时间非常短暂,满打满算也不过10天的时间。其中三天赵匡胤闯入后周都城,逼迫年仅7岁的周恭帝柴宗训禅让。可是赵匡胤发动此番事变时,整个后周只有两人敢出面阻拦,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说起后周这个朝代,想必大家不太了解,但如果说起柴荣,郭威这二人应该是如雷贯耳。毕竟得益于网络文学的发达,不少作者将柴荣郭威二人,描写的十分完美。确实,后周于这二人的领导下,成为整个五代史上最为强大的,也是最接近统一全国的政权。之所以笔者,会先给大家介绍后周的整体实力,也是想通过这样的介绍,让大家清楚,赵匡胤发动兵变时,偌大的后周王朝,为何无人出面阻拦?
一个时代的灭亡,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比如盛世汉朝和唐朝,灭亡之际,经历过不少的意外因素。后周虽然还未正式统一全国,可距离结束五代十国也只差临门一脚。原本很强大的后周,为何经过陈桥兵变之后,立马成为赵匡胤的私人物品?那些效忠于后周的文臣武将?怎么不敢出面阻止叛乱呢?首先后周世宗柴荣驾崩之后,整个皇室血脉稀少。汉隐帝已杀了郭威一家人,而郭威却将皇位传给,没有血脉渊源的养子柴荣。
柴荣虽然还有几个儿子可尚且年幼,加之赵匡胤和柴荣相交默契,所以柴荣生前,并没有对手下这位大将有任何防范。世宗驾崩后,赵匡胤手握重兵,任何人在此时心中肯定都有些小九九。加之郭威的女婿张永德,郭威的外甥李重进,已被赵匡胤使用计谋先期调往北方。所以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已无任何人成为他的拦路虎。在此期间,有两位效忠于后周的大臣出面阻拦,但是下场颇为凄惨。
第1人是,后周侍卫亲军马步副都指挥使韩通。当时韩通作为赵匡胤第1个反对者,准备回到家中,调集身边亲卫兵,去阻拦赵匡胤的夺权。按照韩通的想法,只要将兵变的主使者赵匡胤杀死,既可以保证后周的完整。可没想到赵匡胤军队兵贵神速,早已经冲到韩通的门外。等到这位副指挥使,率领士兵一冲出来,便遭到密集的包围。结果韩通和他的三个儿子,全死于赵匡胤的刀下,随后韩通一家更是被流放,除了这位武将的反对之外,还有后周的宰相范质,以斥责赵匡胤忤逆犯上。
这位宰相的下场也是颇为凄惨,赵匡胤结果韩通的性命之后,立马率领手下亲兵,来到皇庭之上。当赵匡胤走进朝廷时,所有文官大臣全部跪倒下来,口称皇帝。宰相范质并未下跪,而是反复质问赵匡胤:“柴荣对他不薄,为何要反叛他?”赵匡胤当时羞的面容通红,支支吾吾也说不出话来。不过,赵匡胤是带了不少兵来到朝堂上的。这些士兵发动哗变,差点将范质砍死。这两人就是阻碍赵匡胤夺权的“勇士”,可是其结局都非常凄惨。虽然宰相范质,在北宋初年也当上宰相,但他早已被赵匡胤左右孤立。而那位想结果赵匡胤性命的韩通,早是身首异处。
这二人被赵匡胤以武力镇压之后,其他后周大臣,自是不敢去触碰霉头。赵匡胤本就握有重兵,后周凭什么去和他去争夺?平心而论,赵匡胤也算得上好皇0,帝取代后周建立北宋,收复中国大片区域。即便燕云州在北方胡族手下,然而两宋也能称得上是我国封建时期极其鼎盛的朝代。后周在五代十国中,有点类似南北朝时期的北周,最后还是给隋朝杨家做嫁衣。后周所推行的一些政策制度,被赵匡胤和其效力的文官大臣很好的继承下来。这也是两宋经济昌盛,民风鼎盛的奠基政策。陈桥兵变之后,后周内部也无人无力,去阻碍赵匡胤的黄袍加身。
乱世之中,谁手中有兵,谁敢打敢拼就能坐稳江山,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也不可能,凭借文官的两句话,就让赵匡胤带兵退下?所以后周在柴荣死后,就已经大权旁落,这是天定的事实,非人力无法挽回。
参考文献:宋史、新五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