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奇闻异事>正文

简谈现代对古代皇帝称呼的变化和大臣的谥号排名

2020/2/17 10:04:16 来源:互联网

现在我们称呼古代的皇帝一般都是根据皇帝的谥号,庙号,年号来称呼的,而在称呼上我们一是为了简洁,二是这个称呼能代表,能概括这皇帝本人,所以实际上外面对皇帝的称呼的变化主要分为三个时间段。

第一阶段为唐朝以前,对于皇帝的称呼一般都是以谥号来命名的。因为谥号是后人依据皇帝的所作所为而进行评定的一种尊称,而且在唐代以前皇帝的谥号是每个人都有,且一般最多都只有两个字,所以皇帝都是以谥号来称呼,如汉文帝刘恒(“文”字就是刘恒的谥号)而之所以不以庙号来称呼,是因为在唐代以前并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有庙号,所有这就是无法概括所有的皇帝,比如西汉的皇帝只有四位皇帝有庙号,他们分别是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汉太宗孝文皇帝刘恒,汉世宗孝武皇帝刘彻,汉中宗孝宣皇帝刘洵。


汉文帝

第二阶段为唐朝到明朝的时候,我们对皇帝的称呼,一般都改为了用庙号来称呼,因为这时候的庙号已经变成所有的皇帝都有庙号,但在谥号上则变成多字,为了方便称呼皇帝我们则是改为用庙号来称呼,比如唐太宗李世民的谥号一开始是文皇帝,后来皇帝为了尊敬他又将其美谥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比起用“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李世民”来称呼,很显然还是唐太宗李世民更简洁,更方便一点。


李世民

第三阶段则是明清时期,我们对于皇帝的称呼则改为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因为在明清时期的皇帝,皇帝的年号都是一个皇帝一个年号,不会去更改年号,所以为了方便称呼则改为用年号称呼,而明清时期皇帝的谥号则多达十几个字,如清圣祖玄烨的谥号则是“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很显然用“康熙”二字更简洁明了一点。

说完皇帝的称呼,我们现在来谈谈大臣的谥号。首先我们应该明白谥号是人死后,后人为了概括他一生的成就和经历,为他所取得的谥号。而且谥号是有依据可查的,来源于《逸周书·谥法解》。

大臣的谥号在北宋以前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排名,普遍认为当时的谥号“文贞”是最高的谥号,但在北宋司马光认为“文正”为最高的谥号的谥号,逐渐形成了一套大臣的谥号排名。

大臣的谥号主要分为三类谥号,文臣的谥号以“文”字开头,最高为“文正”,其次是“文贞”,其后与“文”字搭配的排名为成、忠、献、端、定、简、懿、肃、毅、宪、庄、敬、裕、节、义、靖、穆、昭、恪、恭、襄、清、修、康、洁、敏、达、通、介、安、烈、和、僖、荣、愍、思等。

武将的谥号以“武”字开头,最高为“武宁”,其后与“武”字搭配的排名分别为毅、敏、惠、襄、顺、肃、靖、信、康、壮、恒、愍、烈、勇、僖等。

还有一种是文武双全(也称通谥),这种人一般都是以“忠”字开头的,以“忠武”为最高的谥号。其后与“忠”字搭配的排名为文、武、定、烈、简、肃、毅、敬、等字。


诸葛亮

而这三类哪一类为最高的排名,则是依据那个朝代重视文或武的程度,比如北宋之后的朝代一般都是“重文轻武”的朝代,所以一般都是“文”子类的谥号为最高的谥号。比如曾国藩领导湘军抗击太平天国,左宗棠收复新疆,他们二人都可以以配谥“忠”类,但曾国藩的谥号是“文正”,左宗棠的谥号是“文襄”,就可以看出在清朝时期是以“文”类为最高的一类谥号。而在其他时期如三国时期诸葛亮的谥号就是“忠武”,就是当时最高的谥号,因为在当时并非是处于“重文轻武”的时期,更追求“全面”。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推荐

  • 奇闻异事
  • 探索图库
  • 男人世界
  • 八卦娱乐
  • 预测未来
  • 离奇事件
  • UFO
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不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759281825.
COPYRIGHT © 2014-2024 xiaoqiwe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笑奇网粤ICP备17087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