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进“大喇叭”楼梯的裕庆楼
竖起“塔”的镇春楼
林君翰与村民在裕庆楼中
嘉宾林君翰 编辑成卿
福建龙岩适中镇蓝田村
土楼“淹没”在现代化的小楼中
福建龙岩土楼群
历史上的土楼
方形的五凤楼
圆形的振成楼
制图@星球研究所,
依据@谢重光《客家、福佬源流与族群关系研究》
方形的镇春楼
方形土楼,原型为和贵楼,
制图@星球研究所,依据@黄汉民《福建土楼建筑》
方形土楼剖面图,制图@星球研究所,
依据@黄汉民《福建土楼建筑》
镇春楼里的两口水井
承启楼:里外共有四层圆形土楼嵌套组成
农民自发对土楼进行的“加建”改造
镇春楼的前院在发展中修建出一大家族人看戏、娱乐的空间
裕德楼在近年被村里装修成了暑期夏令营
龙岩古竹乡瑶下村圆形的东昌楼
东昌楼的一楼,居民们加建出一圈厨房、储物间
林君翰在裕德楼前
林君翰团队提出对土楼的墙体、地面、楼梯、拐角、屋顶、入口、窗户均可进行改造
左:裕德楼楼梯模型
右:镇春楼塔模型
林君翰提出了一个让常人看来“大开脑洞”、甚至算不上是改造的方案:不具体改变这些土楼里的居住环境,而是在每个土楼里,加一个木构件的“艺术装置”。
2019年的夏天,他带着四十个学生、自己长期合作的工匠团队,和蓝田村的村民们一起动工。
植入了“大楼梯”的裕德楼
从狭小的窗户眼里安楼梯,
裕德楼变身全村的公共活动区
作为暑期夏令营学校的裕德楼,林君翰选择了土楼二层拐角上一间房间,把原先的窗户拆除,窗洞扩大,再用木头搭建出一个漏斗形的楼梯,一端插进这扇窗户,一端落在土楼的前院里。
房间里放上书和书架,将一个小型的公共图书馆引进学校,而新插入的楼梯台阶变成了阅览室。
从楼梯进入裕德楼里的图书馆
当院子里有表演时,这里又变成了一个剧场的观众席。林君翰喜欢镇春楼里的戏台,把这样公共活动空间变了个方式,“挪”进了裕德楼。
台阶通向土楼的入口,只有不到一人高,走进的时候得留个神、弯一下腰。虽然给了土楼一个崭新的进入方式,他还想提醒人们一下,这里曾经是一个窄小的窗口。
漏斗形的楼梯建好后,暑期夏令营之外的日子里,村民们也都喜欢带着孩子来这。
他们不再叫土楼的名字,直接唤它作“大喇叭”,小孩子们绕着“大喇叭”上上下下蹦跶、里里外外跑的时候,大人们就坐在台阶上闲话家常。
中庭造“高塔”的镇春楼
在中庭里造“高塔”,
换个角度欣赏300年历史的土楼
在镇春楼的院子里,林君翰从一口水井的位置,修了一座“通天”的木塔。围绕着中心的粗柱子,螺旋上升的楼梯,延伸出坡道,与土楼二、三、四环廊相连。
到了塔的上层,每一步台阶都做得更高一些,引导大家可以在楼梯上坐下、环顾欣赏围绕自己的土楼。走上最后一级台阶,平视土楼屋瓦,仰头是广阔的蓝天,这种感受完全打破了土楼给人留下的封闭印象。
整个建造对原先的土楼改动极小,只是拆去了走廊上的几块栏杆,木塔的重量依靠塔中的粗柱支撑,对300年历史的土楼没有结构承重上的威胁。
对待老房子的态度,林君翰觉得不应该把它们原封不动地保护起来,也不采用彻头彻尾大改造,而是做些“小动作”,就像给身体做针灸一样,以最小的力气达到最大的效果。
“不是把想法从外面强行带进来,而是出了模型和效果图后,每个村民都可以来看、来提意见,我们再一起调整。刺激村民们看到土楼改造的无限可能。”
夏天的建造完成后,那年的十一黄金周,蓝田村的游客一下子比前一年多了7000多人。有人提议投资把镇春楼变成民宿酒店,林君翰挺开心有更多的人对这个空置已久的土楼有了兴趣。
林君翰给裕庆楼中的居民们解释土楼改造的可能性
为下一栋土楼改造做准备
除了已经完成的裕德楼和镇春楼,林君翰对村里其他闲置的土楼,也都进行调研。
这一次再回到蓝田村,林君翰和适中镇的镇长在村里的另一座土楼——裕庆楼里待了好一会。裕庆楼里今天依旧住着11户老人家,入户的大门总是敞着,老人们在院里晒太阳、烧饭、闲话,看到镇长带着客人来,也是开心。
虽然语言沟通要靠着镇长的“翻译”,在裕庆楼里生活了七十年的大爷,领着林君翰去看正厅墙上的家族照片:每三年的春节,从裕庆楼里走出去、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儿女、孙辈们,都会回来,在楼前拍一张两三百人的合照。
林君翰拿出图纸和模型,提出了对这些土楼的屋顶、墙体、楼梯等等的改造建议,给在土楼里住了一辈子的村民们解释这些模型是啥意思。“希望未来有一天,我们能一起在裕庆楼做些有趣的尝试。”
▍图文编辑:民宿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