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面对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西方多国反应迟缓,错过了中国以巨大代价赢得的时间窗口。这些令人扼腕的举动不禁让人想起百年前的1918年流感大流行。当时欧美国家同样因为各自的算盘选择“捂盖子”,最终导致疫情全球蔓延,造成数千万人丧命。
一战的生死关头,各方都想瞒
1918-1919年间暴发的大流感是人类史上造成灾难最大的一次流感,它在全球的致死人数约5000万到1亿,远超同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复盘这次疫情的流行过程时人们发现,当时欧美各国政府有意捂盖子的行为,是这次流感失控流行的重要原因。
大多数研究者认同这次大流感起源于美国。美国著名学者约翰·巴里就认为,大流感可能由堪萨斯州哈斯克尔县的某名病人带到该州的巨大新兵训练营福斯顿军营,随后受感染的美军乘船在1918年2月28日到3月2日抵达欧洲。法国港口城市布雷斯特是所有美国军舰抵达欧洲大陆的第一站。从4月开始,美军带来的病毒开始在法军中扩散,随后巴黎也出现疫情。流感病毒很快随着欧洲各国军队调动,蔓延到意大利、德国、英国等多地。只用了3个月,这场大流感就扩散到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
1918年3月到6月是这次流感疫情扩散的第一阶段,其致死率已经令人胆寒。5月下旬,法国一个1018人的兵站中,竟然688人病重入院,其中49人因此死亡,死亡率达5%。但这样惨重的伤亡并没有引起欧美各国政府的注意。因为当时一战已经接近生死关头,1918年3月,爆发革命的俄国被迫与德国签订条约,退出一战,大批德军挟得胜之势转战西线,形成对英法的兵力优势。法国总理克里孟梭甚至公开请美国记者动员美国社会“恶战即将发生,请美军急速来援”,美军指挥官潘兴将军等人也不断要求新兵补充上法国前线。英法眼巴巴地看着无数美国大兵登船上岸,他们知道,来自美国的援兵是打败德国的关键,没想到的是,美国大兵带来的不仅是步枪和大炮,还有更致命的流感。
不过大敌当前,新出现的流感算什么,“捂盖子”成为欧美参战列强的普遍行径。美国总统威尔逊担心疫情影响国人士气,成为敌方宣传把柄,干脆不承认大流感的存在。道道军令之下,1918年夏天之前,多达150万的美军士兵在国内军营拥挤着受训,挤上巨大的海轮跨越大西洋加入战争。限制人群流动、阻断疫情传播是遏止流感大流行的关键,但战争离不开大规模动员、海陆调动、群居兵营、简单生活,这些都成为病毒肆虐的温床。在美国国内军营里,在大西洋的海轮上,已经出现了士兵成批的病倒、死亡,海轮成为海葬的地方。美国军方高层了解这些消息,但对于疫情造成的伤亡却避而不提。
在疫情最早暴发的美国,各级政府以战时状态为由限制媒体报道,在1918年夏天还逮捕过激进的劳工领袖、德语报纸的编辑,甚至包括一名国会议员。在医疗救助方面,由于病床、病房、医生、护士都要首先支援战争,例如费城1/4的外科医生和相当高比例的护士已经前往海外为军队服务,临时动员抗疫的退休医生和医学院学生的能力明显偏弱,也买不到有效的药物,这些都加重了病患的死亡率。
法国也将卫生信息视为战时最敏感的内容之一。大流感被法国军方以“疾病11”的代码代替,新闻媒体不得随意报道。法国政府和军方逐渐了解到这场大流感的严重危害后,仍采取淡化处理的手腕,以减少人们的恐慌,并“掩饰自己的虚弱状态以防敌人知道”。法国信息封锁的效果的确“明显”。当时法国伊苏瓦尔地区的一名屠夫收到儿子在前线的死讯。别人隐晦地提醒他,儿子先是在战壕里感冒,继而因肺炎住进医院,可能死于肺流感。但这名屠夫却相信儿子“死于霍乱”,因为前线回来休假的一名法国军医言之凿凿地告诉他,儿子的尸体被埋葬前,身上已有黑点,症状很像霍乱。
在战线的另一边,德国也视“隐瞒疫情”为上策。德军从1918年3月开始在西线发动大规模的“皇帝会战”,但与日俱增的病患严重影响德军战斗力,德军第一军需总监埃里希·鲁登道夫抱怨道:“天天听参谋们抱怨下面部队流感的患病人数,以及对我们军队的削弱程度,真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情。”6月以后,德军每个步兵师平均患病人数已经达到2000人,某些师近一半的人丧失战斗力。原本有希望扭转战局的德军,竟有50万主力被1918年6月的流感拖垮了。不过在德国政府的遮掩下,1918年夏初的德国社会认为,当前流行的这种疾病不是源于病毒或微生物,而是战争导致的饥饿和精疲力竭。德国政府“巧妙”地以大家普遍面临的营养不良为托词,掩饰着大流感的杀伤。▲
加强版流感成“死神收割机”
1918年9月,一种变异后的流感病毒从法国、美国等多地开始蔓延全球。从1918年10月至1919年1月,无尽人间惨剧发生。这种加强版流感病毒犹如“死神收割机”,能在24小时内杀死一名健康的年轻人。尤其令人恐惧的是,死亡者最多的竟然是15-35岁之间的青壮年。在它的屠刀下,美国人均寿命从1917年的51岁下降为1919年的39岁。
即便面临如此严峻的疫情,欧美各政府最初仍不愿意采取实际措施。一位名叫亚瑟·纽瑟姆的英国官员明知将民众隔离是控制疫情的最佳方法,但他不愿让兵工厂的工人和其他百姓留在家中,从而减弱英国在战争中的战斗意志。他呼吁“战争的危险远远大于病毒传播的风险”,并鼓励英国人在疫情已经大暴发的情况下“继续前进”。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美国。1918年9月初,一艘美国军舰将变异后的流感病毒重新带回美国。最初是费城海军基地的两名水兵病死。但费城政府卫生部门仍安慰民众说“这只是普通的传染病”,当地媒体也表示“西班牙流感不过是给‘老毛病’起的新名字,没什么大不了的”。为粉饰太平,费城在9月28日举行史上最大的支持战争游行,几十万人拥挤在一起。3天后,费城全城31家医院住院病人爆满,仅10月1日一天就有117人死亡。按照当地传统,家中有人去世时会在门上挂起一块绸布来暗示。逐渐的,费城竟然处处可见绸布。在4个月中,费城死者竟然达到1.2万人。牧师在街道上奔来跑去,为垂死的人祷告,医疗机构的车辆也不断运送尸体。甚至连棺材都成为稀缺品,一不注意就可能被别人偷走。
原本医学界对疫情造成的危机最为清醒,但关于流感大暴发可能极端致命的严肃思考,只能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等专业杂志上。因为美国政府依旧实施强硬的舆论管制。根据1918年通过的《煽动法》,凡是发表任何对战事不利,贬损美国军事行动的人,都会被判坐牢。美国媒体对于大流感的报道起初是隐瞒和不情愿的,直到情况加重后,才逐渐披露大流感的危险。但即便到了最紧急的时候,美国政府下属的食品署、燃料署、铁道署等与大流感防控有关的机构也未及时行动起来,反倒是“德国人恶意传播流感”的流言四处出现。有报道称,一所美国军营中的德国囚犯没有感染流感,与他们相处的美国人却有1/3都病倒了,说明病毒是专门为美国人定制的。
在疫情的恐怖阴影下,美国各地政府终于行动起来,陆续宣布关闭学校、剧院等公共场合。为保持卫生,人们外出时都会紧紧戴上口罩,类似“吐痰等于死亡”这样的警示牌随处可见。在费城,一天中因吐痰就有60人被警方逮捕。同时大量参军的医生、护士被征调回来参与救助。因为病人太多,医务人员不够用,报纸上还出现大量征集护士的广告。
在一片混乱中,也有安心的地方。1918年9月21日旧金山疫情还没有暴发时,当地公共卫生部主管哈斯勒就很有先见之明地对海军基地进行隔离,同时全城动员,在学校、教堂设立急救医院,封闭了一些公共场所。经过共同的努力,旧金山以远低于预期死亡率的成功,度过第二阶段流感。但没有想到的是,11月21日,全城以为度过劫难,开始摘下口罩,但两周之后流感杀了个回马枪,大批民众死于第三阶段流感。
欧美当局对于这次流感疫情的捂盖子行为最终“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一战后主宰巴黎和会的英法美三巨头中,美国总统威尔逊1919年4月患上重度流感,高烧39.4度以上,他的身体严重受损,此后反应变得迟钝。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则自述,这场流感“差点带自己进入天堂”。
西班牙捅破窗户纸反被甩锅
在欧美参战各国不约而同捂盖子的遮掩下,尽管流感疫情从美国向欧洲各国一路扩散,但这些国家都不允许报纸报道任何可能影响战斗意志的新闻,其中也包括流感在部队里面快速扩散的消息。直到1918年5月,流感疫情扩散到西班牙,才有人捅破了这层窗户纸。
与深陷战火的欧洲邻国不同,一战期间西班牙宣布中立,因此没有实行战时新闻审查制度。当年5月,大批群众参加传统的马德里年度庆典,这简直是流感病毒绝好的传播环境,疫情迅速蔓延开来。5月28日,西班牙国王阿方索十三世因流感病倒,一起被感染的还有多名大臣。然后越来越多的西班牙平民也病倒了,工厂的工人开始缺勤,农场缺乏人手打理,据估计有多达800万西班牙人染病。西班牙报纸在1918年流感第一阶段流行时,是少数拥有新闻报道自由的媒体,因此首批流感病例报道最早出现在西班牙报纸上。当时全世界的人们都相信,这种疾病是从马德里流行起来的,这次流感大流行因此以“西班牙流感”闻名于世。
参战各国对于流感疫情早已在本国扩散的消息心知肚明,但为隐瞒疫情,仍开动宣传机器刻意“甩锅”西班牙,渲染“警惕来自西班牙的流感”,这进一步加深了人们的误解。当然西班牙人对这种说法非常不满,他们知道自己不是流感疫情的发源地,怀疑是法国人将病毒传播到法西边境。如今西班牙人将这次流感称为“那不勒斯士兵”。因为流感来袭时,音乐剧《遗忘之歌》正在马德里公演,西班牙人便借用此剧的角色和剧情,将“那不勒斯士兵”作为此次流感的绰号。
“西班牙流感”在称呼上引发的争议,也导致后来对传染病命名规则的修订。如今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疾病命名指南,传染性疾病的名字中不得出现地点和物种的名称,也不得出现能够以性别、宗教和文化身份进行划分的人群名称。
但不管怎么样,当时间推进到1918年7月后,在流感最先暴发的美国,疫情似乎逐步得到控制,患病人数大幅减少。英军在1918年8月10日宣布,流感已在大不列颠的领土上消失了。自以为捂盖子战术取得成功的欧美各政府没有想到,致死率更高的第二阶段流感疫情马上就要到了。(金点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