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络焦点>正文

它成了2021年最火电影,没有一个打工人是无辜的

2021/1/19 15:01:15 来源:互联网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DT财经”(ID:DTcaijing),作者:感觉还行的DT君,36氪经授权发布。

圣诞节当晚,皮克斯的新片《心灵奇旅》终于上了大银幕。因为疫情,这部片子在北美数次延期,最终成为一部线上电影。相较之下,中国影迷的运气不错。

截至1月15日,这部片子的豆瓣评分达到8.9分。大部分人都在说这部片子好看且感人,“泪目”“我悟了”等发言就像弹幕一样在评论区到处都是;小部分人觉得它并没有那么好,或是剧情或是音乐,值得一个低分。

敢于在新年档参与竞争的影片总是充满了话题性,尤其是一部名字带点土气,却要给你讲个大道理的动画电影。

为了寻找《心灵奇旅》这部高分电影背后的奥义,我们找到了不少观众的发言,并观察整理了他们的看法和意见。

它是怎么火起来的?到底故事里的哪一环节感动了观众?觉得它一般的人又在说什么?

我们先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心灵奇旅》的主线剧情:落魄的爵士乐手Joe Gardner刚获得前所未有的演出机会后,就失足掉进窨井,醒来却在一个异次元成了人生导师,帮助别人“转世投胎”。用一句话概括这段故事,那就是“落魄普通人在帮助别人(投胎)的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意义”。

宣传一部以“生命的方向和意义”为主题的电影并不容易,这是一个抽象且俗气的话题,多少带点说教的色彩。想让观众在影院付钱接受人生价值观的教育,有点难。

从《心灵奇旅》的票房也可以看出这一点。受疫情影响的《心灵奇旅》把中国内地的上映时间定在了12月25日,这一天不仅有浓厚的节日气氛,而且刚好是个周五。

选择在周末上映的影片,一部分的目的在于冲击“上线即巅峰”。比如与《心灵奇旅》同期上线的《拆弹专家2》和就《送你一朵小红花》,这两部片子都在周末上映,并且在3天内冲击到了整个上映周期里的最高单日票房。慢热的《心灵奇旅》则是在上映后的第二个周末才爬到了最高峰。


除了票房数字,百度指数同样能说明问题。《心灵奇旅》在12月27日和1月1日出现了两个明显的搜索高峰,而且1月1日的搜索指数明显踏上了一个新的高峰。前者可能来自电影宣传资源的集中爆发,后者则是观众的口碑不断传播。


插句题外话,《心灵奇旅》除了题材容易让人有先入为主的观念外,俗套的译名也多少给票房拖了后腿,在评论区获得了不少影迷的吐槽。

这也算是延续了皮克斯的“优良传统”,毕竟这家公司动辄给影片的中文名起个“环游记”“总动员”。大俗大雅的起名套路让人觉得他们招文案时没给够钱。

除了关于片名的吐槽,评论区里对影片本身的讨论仍然占了绝大多数。关于《心灵奇旅》,影迷们都在说些什么呢?

截至1月14日,《心灵奇旅》在豆瓣上已经有超过43万次打分,给了4星或5星好评的影迷占比近9成。相较之下,同期的《送你一朵小红花》和《拆弹专家》分别只有26.8万次和35.2万次评分。虽然票房不及他人,但《心灵奇旅》的讨论度确实地超过了对手一截。

不少影迷特意赶来豆瓣打分的同时,其中还有超过17万人认真地敲了一句留言,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虽然给了好评和差评的影迷占比悬殊,但我们分别从这两股势力中,读到了对这部影片截然不同的解读。

给了好评的影迷中,大多数人都会提到电影中的某个场景感动了自己,最终引发了对人生的思考。所以不少人都提及了“人生”“活着”等词汇。

其中一条被点赞近1.6万次的评论也提到,“未必有所成才算活着,梦想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只喜欢看天、走路、吃披萨的人生也很好(皮克斯送给社畜社恐的一记摸头)”。

其实从这些积极正向的留言中也可以看到,生活在平凡中的大家,在通勤上班和攒钱交房租/贷的两点一线生活之余,也获得了《心灵奇旅》来自精神上的安慰。


给《心灵奇旅》差评的观众不多,但他们的意见比较一致。大多数人认为这个故事很“鸡汤”很“无聊”。还有一些影迷拿它和皮克斯早前的作品《寻梦环游记》相比,认为后者对于人生、生命的解读要远比《心灵奇旅》高明。

看电影的朋友们虽然能够感受到了电影的温柔一面,但他们认为电影的表现形式仍然有些空洞。比如电影主人公领悟生命意义的原因,只是握住了一片树叶;主角Joe是一位爵士乐手,但整部片子里爵士乐的参与感并不是很强,到头来都没有感受到来自于音乐的魅力。


因为很不喜欢《心灵奇旅》从而直接打了1星的影迷中,还有不少人在质疑影片传达的价值观。一条评论说的是“心灵奇旅和上一部寻梦环游记都是劝人放弃梦想,去追寻小确幸”。

但来自现实社会的压力还是让他们认识到,电影仍然只是电影。如果因为一部电影就形而上地认为现实世界也很温柔,也许就会受到更沉重的打击,还不如把姿态和预期都放低些。

就像一位观众说的那样,“生的希望,不是一片好吃的披萨,不是落在手心的树叶,不是地铁站里动听的音乐,更不是任何一种"美好"的经历——指望它们代表生活,就像给自杀的人留言"奶茶很好喝"一样可笑。并非否认这种美好,只是这种美好太易碎。”

所以当观众们脱离电影本身,开始讨论其背后的人生意义时,他们又有哪些不同的态度?

目前围绕《心灵奇旅》的讨论其实大多关于其传递的精神内核,也就是讨论“简单地活着,到底能不能称得上是一种生命的意义?”结合现在的时事讨论,这似乎是打工人们很希望认可,但又不得不否认的朴素价值观。

这种纠结的心态其实也体现在电影的评价中。我们从 “梦想”“意义”“现实”和“鸡汤”这部电影的四个主题词出发,统计了观众们针对电影不同要素的评价。

大部分提到“梦想”“意义”和“现实”的观众看来,《心灵奇旅》仍然给了自己启发。他们也比较认可这部片子传递的价值观。

但在提到“鸡汤”的观众看来,《心灵奇旅》传达价值观的手法其实并不高明,甚至有点老套。当影院开灯散场的时候,所有感动最终停留在了荧幕上,普通人无法将其贯彻在生活当中。所以提到“鸡汤”这个词的观众中,7成人给了这部片子差评。


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入,打工人开始默默认可996的存在,习惯长时间的工作状态,愿意在下班后继续回复工作消息。这种盛行的加班现象不仅出现在高压的互联网公司中,也压在最普通的劳动群体头上。西贝的创始人贾国龙还发微博称赞西贝股东们带着员工一起“715”(一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15个小时)。这种公司上下一团和气的加班氛围,肃杀又可怕。


事实上996不一定能给每个人带来高收入,但切实地让普通人的日子变得空洞且单调。发现了问题的打工人总是憋着一口气,在微软员工排挤加班文化的时候拍手叫好。

《心灵奇旅》的出现似乎让一部分人得到了排解,他们会发现自己的生活出现了问题。虽然一部分人仍然将其视作鸡汤,但它提供的生活态度也值得我们思考——是谁在鼓励我们走出舒适圈?是谁在鼓励我们为自己而活?他们都站在什么角度思考问题?

当我们跳出现实,重新开始思考我们所听到的每一句话,做好自己生活的预期管理——到底是要努力工作获得更高的成就,还是保持如今生活的闲适和稳定,还是保证生活质量的情况下再稍微努力一些?以这个答案为最终目的选择更适合自己人生。

也许这样,我们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活。

作者 | 阿米

编辑 | 小唐

设计 | 宋丹琳

数据 | 刘磊

题图 |ins@kaiziehl

你看过《心灵奇旅》了吗,你是否能接受这样的价值观?不妨在评论区跟大家讨论一下吧。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推荐

  • 离奇事件
  • UFO
  • 探索图库
  • 奇闻异事
  • 热点新闻
  • 大话社区
  • 图片报道
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不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759281825.
COPYRIGHT © 2014-2024 xiaoqiwe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笑奇网粤ICP备17087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