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启动
文|黄祝熹
出品|36氪创投研究院
魔幻2020的阴霾伴着春光褪去,前所未有的「流动性潮涌」仍然大范围牵动着全球经济。
把时钟拨回三年前,新经济公司在美股、港股上市后破发的比比皆是,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挂成为关键词。而截至日前,在持续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下一二级市场联动大涨,独角兽企业们也迎来史无前列的IPO盛宴。
据统计,自2020年起至今共有415家企业IPO,其中A股科创板上市178家,港股上市179家,美股上市58家。2020年全年上会企业数量和近十年募资总额创历史新高。
随着新经济的血液从一级蔓延至二级,曾经泾渭分明的资本格局正在发生着变化。诸如高瓴、红杉中国、深创投、正心谷、弘毅投资等VC/PE机构均在全链条布局一二级市场,致力发挥两级市场投资认知和经验在新兴领域的加成效应——既能深入产业、捕捉项目,又敏于价格走势、擅于判断买卖时机。
与此同时,A股市场科创板试点、注册制改革的稳步推进,展现出境内资本市场对“新经济”极为支持的积极态度,聚集在科创板的一大批类似于微芯生物、极米科技、石头科技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均获得了向市场证明的机会;港股上市条规改革的成功,不仅让阿里巴巴、京东、网易、B站、百度等中概股回归的热潮持续,也让越来越多“新鲜血液”在港股市场悉数亮相,其中就包括京东物流、泡泡玛特、明源云、快手、思摩尔国际等在一级市场就备受瞩目的新经济独角兽公司。
毫无疑问,这一切都为跃跃欲试地二级市场基金们提供了丰富且具有吸引力的投资标的。
数据显示,目前专注于科创板投资的公募基金产品合计81支,其中有57支系2020年成立,总计规模达1232亿人民币。据去年底公募基金四季报,当下拥有港股投资资格的1088支公募基金,港股持仓总市值规模已达到了5613亿人民币。
这背后频繁出现的,是包括广发、南方、博时、易方达、华夏、嘉实、汇添富在内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身影,它们瞄准地正是那些优质、稀缺又具有发展前景的新经济龙头标的。
基于此,与以往榜单只聚焦于一级市场不同,36氪以“新经济”为切入点,2021年开年首次榜单评选将覆盖至整个资本市场,通过梳理新经济企业及其背后资本力量,还原当下最受关注的竞争格局。榜单覆盖:一级市场投资机构/母基金,新经济领域最具有价值爆发力的上市公司以及新经济领域最受关注的二级基金公司、基金经理们,详情如下:
一级市场榜单
二级市场榜单
强有力的ESG实践不仅能让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也能帮助其吸引更多的资本来源。在「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下,企业逐步向低碳商业模式转型,这对中国企业在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的投入和实践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让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趋向于把ESG因素纳入其投资分析和决策过程。因此,36氪创投研究院针对ESG专题也启动相关评选,详情如下:
ESG榜单
资本的流动永不停歇,榜单最终结果将在「2021年中国基金合伙人未来峰会」上公布并颁奖,峰会线上报名通道已经正式开启,点击链接:https://36kr36kr.huodongxing.com/event/6589777512300?utm_source=进行报名,一起洞察“一+二级市场”新趋势。
大会时间:2021年5月11日
大会地点:中国·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