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作者:Lachel,36氪经授权发布。
我在写文章、讲课的时候,注意到一个现象:有些同学总是会习惯性地说这么一句话:
「这不就是xxxx吗?」
这句话有很多变种,比如:
「说白了就是xxxx」
「这跟xxxx有什么区别?」(反问语气)
……
这里的 xxxx,往往是他们已经知道的某个知识点。他们有一个根深蒂固的思维习惯:每当接触到一个新事物,总是会从已经知道的旧事物里面,去找到一个最接近的对象,然后把两者等同到一起。
我把它叫做「知道的幻觉」。
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很简单:这种习惯的本质是什么呢?是把两个看起来相似的事物,抹去它们的差异,放大它们的相似性,然后告诉大脑:它们实际上是一样东西。
久而久之,它的后果就是:你会在大脑里堆积下一系列「似是而非」的结论和观念,看起来煞有介事,但实际上经不起推敲。
你会疑惑地发现:
这个方法在别人那里很好用,但为什么到了我手上就不灵了?
这个道理看起来很简单啊,为什么他们能思考得这么深刻?
同样接触过这些东西,为什么别人能举一反三,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我就完全想不到?
……
原因无他:因为你从来就没有真正地「学会」和「掌握」过它们。
当你脱口而出这句话的时候,你实际上就已经放弃了思考。
我在以前的文章里讲过:大脑有一个习惯,就是「过度简化」。
什么意思呢?当我们接收到一段复杂的信息时,为了节省储存空间,大脑往往会做一件事情:
提取这段信息最重要的特征,抹去其它细节,用这个特征来代表这段信息,把它储存起来。
举个例子。
比如我最近读了一篇论文,它的主要结论是:
正念冥想,比起什么都不做,能够改善焦虑、压力和负面情绪。但这种效果比起其他常见的方法(比如锻炼)并没有显著的优势,并且相比之下它的效果更不稳定,更加因人而异。(Galante et al.,2021)
这个结论并不复杂,但它缺少一个什么东西呢?明确的态度。因此,大脑不知道该把它放在哪个位置,它对大脑来说是模糊的,需要大脑耗费更多的资源去记住。
所以,对于未经训练的人,就特别容易把这个信息在脑子里转化成「正念是有效的」或「正念是无效的」来记忆和储存。
但这两个态度全面吗?其实都是不全面的。它们分别都只是这个结论的一部分而已。
这就是过度简化。
「知道的幻觉」也是一种过度简化。当我们接收到一个新事物、新知识时,大脑正在忙着「理解」它,这时,大脑就会进入一个高耗能的状态。
这个状态对大脑来说是不舒服的。为了从高耗能返回到低耗能状态,大脑就会倾向于给它下一个简单粗暴的结论,从而告诉自己:
我已经知道它是什么了,不需要再浪费资源去想了。
进一步,我在前面的文章里讲过:我们所有接收到的信息,都会成为我们「心智世界」的一部分。大脑正是凭借着心智世界,来理解外部的真实世界。
那么,当我们接触到一个全新的信息时,当它跟心智世界产生冲突时,大脑就会怎么样呢?
从一个「已知」的稳定状态,进入到一个「未知」的不稳定状态。
稳定和节能,是大脑的基本需求。因此,大脑为了摆脱这种状态,就会倾向于把它用「心智世界中已有的信息」来进行解释。
这种做法,可以避免大脑陷入混乱,减少外部信息对我们心智世界的冲击。
因此,「知道的幻觉」和过度简化,本质上,是大脑为了节能和保护自己,而产生的一种防卫机制。
当然,反过来,「关注新鲜刺激」也是大脑的另一种特性。
因为,新鲜的刺激往往意味着超出预期的收获,因而,它会调动起大脑的定向功能,让我们进入「好奇心驱动」的状态。
也就是说:节能和定向,它们是两个方向相反的动力,都是由大脑的基本需求所决定的。而何者占优,就会很大程度地影响一个人对新鲜事物的认知和处理习惯。
那么,如何决定何者占优呢?主要由两个变量决定。一个是新鲜刺激的强度和新异程度,另一个就是日常习惯使用的思维方式。
关于后者,心理学里面有一个认知风格理论,把人认知和加工事物的方式,划分成不同的类型。其中有一个经典的维度,叫做「钝化和锐化」(Leveling and Sharpening)。
什么意思呢?当你面对一个新信息时,钝化,意味着你更喜欢放大它跟旧信息的相似性,把它归为旧信息的一类;而锐化,意味着你更容易关注到它的差异性,更喜欢把它从相似的事物里面区分出来。
心理学家 Harry Morgan 发现:跟习惯钝化的人相比,锐化的人对新知识往往会有更准确的理解,并且能够更好地把新信息跟旧信息联系起来。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知识的编码和储存更有序。
反过来,习惯钝化的人,往往把知识的特征杂乱无章地混合在一起,对知识的储存更无序。他们通常过度简化了知识的关键特征,忽略相似但不相同的事物的区别,这导致他们在提取知识时会非常模糊。
所以,我才说,这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它本质上是低效的,不利于你学习新知识、吸收新知识。
但是,如同我在以前的文章里所说,大脑是可以训练的。我们的每一个选择、每一个行为,都是在训练自己的大脑。
如果你有这样的习惯,不妨从现在开始,试着纠正自己,让自己面对新的知识,能保持更充足的好奇心和关注度。
不要让这个习惯,继续阻碍自己的学习。
很多有这种习惯的同学,往往还会有一个观念,他们认为:能把复杂的事物简单化,是一种能力,也是我们要追求的目标。
因此,他们会很排斥「复杂」和「陌生」,会认为:既然能够简单化,那为什么还要用陌生、复杂的语言和概念去描述呢?
这种观念也是错的。
我们要追求的,从来都不是「把复杂事物简单化」,而是「把复杂事物讲清楚」。
为什么?因为复杂的事物,本质上是无法被「简单化」的。「简单化」这件事情本质上就意味着什么呢?信息的丢失。
在认知心理学里,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取决于什么呢?取决于我们脑海中已有的图式,也就是一个人已有的、跟新知识高度相关的经验、知识和想法。它是你理解一个新知识的基础。
举个例子:只有当你见过「宇航服」的图片,你才能够想象「一个宇航员穿着宇航服站在月球上」这幅画面。如果你没有见过宇航服,哪怕我向你描述得非常清晰、纤毫毕现,你脑海中想象出来的画面,多多少少都会缺点什么。
也就是说:面对一个新的知识,如果你的脑海中不存在与之相关的图式,那么你就是不可能理解它的。
你可以很接近它,也许还可能「碰巧」全对,但你无法真的「理解」它 —— 因为「理解」一个事物,本身就意味着用相关的图式去把它拆解。但我们是不具备这个原材料的。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想接近它,可以怎么做呢?那就是「讲清楚」跟「简单化」两种方式。
讲清楚,就是不厌其烦地告诉你:宇航服是什么样的,它的头部是什么,身体是什么,材料是什么,里面有什么设备、功能……让你哪怕没见过,也能大致想象出「它大概是什么样子」。
而简单化呢,实际上就是把它降维,用与之相似的概念,来大致地把它模拟、描述出来,避开那些我们不具备的图式,用那些我们熟悉的图式来替代。
也就是告诉你:宇航服呀,其实就是个充气的玩偶装,你就这么理解就行了,不用想太多……
打个比方:图式就像材料。需要某种特定的材料,才能搭起某种房子。如果不具备这种材料,你也可以用别的材料去模拟,但搭出来的结果最多就只是「看起来像」,两栋房子的性能一定不可能是一模一样的。
所以,「简单化」的方法一般是什么呢?无非就是这么几种:举例子,打比方,作类比……也就是用你所熟悉的事物,去描述你所不熟悉的新知识。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存在信息的丢失 —— 毕竟它们本质上就是不同的两个东西。
因此, 这些手段,一定只能是辅助,而不能是主要手段。
所以,我的文章追求的是什么呢?永远都不是「简单化」,而是「讲清楚」。
也就是说,如果我需要用到一个陌生的概念,我会想办法努力去向你讲述它的来龙去脉、内在逻辑、原理和场景,让你尽可能增进对它的信息 —— 这是「讲清楚」。
但我不会为了方便阅读,把这个概念「简单化」,用你更加熟悉的日常语言去替代。因为这样做,实际上是一种不尊重读者的表现,它预设了:读者没有能力和兴趣去了解这个复杂的概念,因此才要把它简单化。
采取后者,可以把文章写得很简单、很轻松、很生动,也可以把课程做得很浅显,但它对于你真正去掌握知识、理解知识,并没有太大的作用。
它能够给你的,也始终只是「知道的幻觉」而已。
那么,可能有朋友会问:如何判断自己是真的懂了,还是停留在「知道的幻觉」呢?
如果真的懂了,难道也不能说「这不就是 xxxx」吗?
是的,不可以。
为什么呢?因为这种习惯,其实是一种「盖棺定论」的行为,它拒绝了一切可能性。亦即,它的目的并不是去接近真理,而是尽快结束大脑的「高耗能」和「不稳定」状态,从而维护自己心智世界的稳定。
但真正的求知,恰恰就是需要你去适应「高耗能」和「不稳定」的。
也就是说:这个习惯,跟求知本来就是相悖的。它并不是真的在接收新知识,而只是为了让自己安心:我的心智世界是稳定的,并没有什么超出我理解范围的事物。
坐在自己的舒适圈里面,用已知的信息去解释新信息,这不是求知,而是用自己的视野,去扭曲和塑造外部世界,是对外部世界的窄化。
真正的求知,恰恰是不满足于目前的舒适圈,希望用新的信息、新的刺激来冲破它,拓展它,融合成新的边界。
所以我才说:学习是反人性的。因为学习的本质,就是要突破自己的认知边界,让自己不断地在「不舒服 - 舒服 - 不舒服」之间切换。
因此,一个真正「理解知识」的人,他往往不会默认自己已经彻底理解了某个事物,而是始终会保持一个开放性:
我对这个知识的理解,有没有可能还存在不够全面、不够准确、不够清晰的地方?
我有没有可能遇到新的信息,来推翻我目前的假设、理解和观念?
跟我不一样的视角和观念,是不是一定是对立的?我们有没有可能都是正确的?
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会见到:懂得越多的人,他们对待知识、对待别人的态度,往往会更加谦卑。他们会认识到:每个人都可以有他自己的观点,只要他的逻辑是自洽的、严谨的,那么就可以都是正确的。参差多态才是世界的样貌。
这也是我在智识营里一直强调的观点:你对于我所讲的内容,是完全可以有你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的。只要你清楚地明白了我的意思,那么基于你自己的需求、经验和视角出发,你完全可以有你自己的理解,不用强求跟我完全一致。
反过来,如果你不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只是机械地复制我的做法的话,那其实也不是在学习 —— 你只是在生搬硬套别人的思维模式,是无法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的。
所以,一个更好的对待知识的态度是什么呢?
永远不要假设自己已经完全理解了,也永远不要对知识存在轻视的心理,认为它「不过就是 xxxx 而已」,而是要保持审慎、开放、批判的态度:
这个新知识跟我已知的事物有什么联系?
它们之间有什么相似点,有什么差异点,分别适用于什么场景,用来解决什么问题?
对于这个新知识,我还可以去获取些什么信息,来更好地理解它?
我可以如何试着把它应用到生活、工作中?
这才是一种求知的心态。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这就需要平时在生活中锻炼一种能力:可以在内心容纳更多信息,观察它们彼此碰撞、交织、联系的能力。
这种能力有不同的叫法。我把它叫做「认知空间」,有些地方可能叫做「注意力广度」,有些可能会把它归入「工作记忆能力」……但无论如何,它们的内核是相似的:
在脑海中同时容纳更多、更复杂的信息量,让大脑适应这种高耗能的状态,而不是急着把它简化、窄化。
如同我在以前的文章里所说:很多时候,慢一点,会更好。
因为慢一点,你才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让这些信息慢慢碰撞,发酵,酝酿,让自己得以观察它们的内在联系和逻辑结构,让一切更加纤毫毕现。
比起你急匆匆地给它们制定一个去向,下一个定论,你能够得到的,会更多。
那么,怎样锻炼这种能力呢?不妨从这几个小 Tips 开始。
1)接受一个假设:世界是复杂的
有时我们会说:世界是简单的,因为构成世界底层的原理是简单的。
有时我们又说:世界是复杂的,因为世界上各种形形色色的现象是复杂的。
那么世界究竟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我会建议的,不妨假设它是复杂的,再带着这个思路去探索。
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单单拎出一条条原理是没有意义的,原理必须跟现象结合在一起才有意义。
比如「万物都彼此联系」是一条原理,但单独说这句话是没有意义的,它必须跟各种事物、各种效应结合起来,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什么是彼此联系」,那么它才有了意义。
再比如 E=mc^2,是一条原理,它足够简单、优美,但是背后的逻辑和背景知识,需要一本书才能讲清楚。
所以,从复杂到简单,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求知的必经之路。「简单」不是一条原则,也不是一个目标,而是我们在真正经历了「复杂」之后,才能够达到的一个境界。
2)不急着下结论,而是观察全貌
生活中,我们往往会看到很多现象、事件,其中有一些可能是我们比较关注和在意的。这个时候,试着让自己跳出来,「走远一点」,不要急着给它下结论,而是从多个侧面去进行观察。
观察什么呢?观察事件的各个细节从不同视角所呈现出来的样子,观察不同角色在其中的表态、行为、立场,试着代入进去,去感受和理解。
你也许会发现,很多事情,从不同的视角来看,完全可能呈现出不同的样子。它其实是很难有一个「全面」的态度和结论的。
试着去理解这个世界,而不是急着去规范它,这可以非常有效地提升你的视野。
3)不要预设对立,而是保持连续
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我经常说「外向」和「内向」,但一个人是不是要么全然是外向的,要么全然是内向的呢?
不是的。事实上,外向-内向不是两个极端,而是一个连续谱。你可以理解为:外向是10,内向是0,那么每个人都在这个数轴上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这个位置很可能在5附近,只是稍稍靠近某一端而已。
实际上,几乎一切事物,都不是二元对立的,而是连续谱——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
比如:对于一段信息,我们是不是只有「相信」和「不相信」两种选择?当然不是。如果把相信设为10,不相信设为0,我们能否保持「7分的相信」,同时也保持3分的被推翻、被否定的可能性?
对于一件事情,我们是不是要么赞同、要么反对?当然不是。我们能不能「有保留地赞同」?或者大体上赞同,但是某些细节上保持反对?
试着用「1到10」的标尺来衡量生活中的各种事情,用它代替掉「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想,这样才能更接近世界的实际样貌。
4)比起关注相似,更要关注差异
许多读者在看完我的文章之后,总是会问:这个东西,跟我所知道的某某东西,是不是同一个东西?
其实,可以试着换一个问法:
这个东西,跟我所知道的某某东西,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我可以如何分别理解它们?
试着把两者同时放在你的认知空间里,让自己同时审视、注意、分辨它们,试着从多个角度去观察和揣摩它们,习惯这种耗能的状态。
你的心智世界,才会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