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络焦点>正文

「墨睿科技」获小米A轮投资,继续深耕石墨烯学研产全链条

2020/3/16 10:01:15 来源:互联网

36氪获悉,从事化学石墨烯导热膜生产和研发的广东墨睿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完成由深创投和小米领投的数千万元A轮融资。

墨睿科技成立于2015年,是国内唯一一家覆盖从化学法石墨烯制备到高性能导热膜量产的新材料企业。

墨睿科技目前团队在40人左右,包括了4名国家高层次人才,超过一半为研发人员。创始人蔡金明博士08年在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并以第一作者在《Nature》上发表文章,从事石墨烯材料研发已经十多年。

石墨烯这一纳米新材料2004年问世,因其强度高,导电性强,化学稳定性好,以及具有抗菌性的特征,被用于电池电极、传感器、晶体管等方面。

据墨睿科技创始人蔡金明对36氪介绍,目前该公司业务方向主要集中于四块:

热管理产品研发,其中供给小米的导热膜是墨睿科技重点突破方向。根据IDC报告,2019年全球手机出货量13.71亿部,尤其是5G手机普及后,对于石墨烯这种导热材料需求会越来越旺盛,市场预计达到23亿美元;

新能源产品研发,目前主要用于动力锂电池的性能提升,未来将会把这一材料使用到可穿戴设备的锂电池上;

先进复合材料研发。包括石墨烯涂料、增强橡胶、增强玻璃纤维板等;

大健康领域。利用石墨烯的抗菌性,将其运用到功能性面膜、抗菌纱布等产品中。

石墨烯虽然已经出现十多年,但下游应用还在开发中,随着5G手机普及,厂商需要兼顾散热性和轻薄质感,对于散热材料有更高的要求,导热膜成为当前较为明确的应用方向。


图片来自官方

当前主流智能机使用的是人工石墨,原料为聚酰亚胺膜,成本较高。同时,因为聚酰亚胺膜制备的人工石墨厚度只能做到40微米,只能通过粘胶多层叠加的方式提升厚度,如小米9 Pro就使用了5层人工石墨散热。40微米的人工石墨导热系数能达到1000 w/m·K,然而胶水的导热系数只有~1w/m·K,必然致使导热效果下降,此外,多层叠加还会让成本上升。

化学法石墨烯导热膜则直接使用石墨烯浆料制作,无需粘胶,不会受到厚度的限制,导热系数更高,可望达到2000W/m·K,因此薄的化学石墨烯导热膜就能够达到多层叠加的厚的人工石墨的导热效果,应用到手机中能够保证导热性同时,兼顾轻薄,也降低了成本。

化学石墨烯导热膜产业链条分为材料端和生产端两部分。

墨睿科技已经和化工龙头云天化集团公司合作成立合资公司,解决了石墨烯浆料来源问题,覆盖了前期石墨烯浆料生产及导热膜后续的量产全流程。

化学石墨烯制法工艺复杂,需要使用强酸、强氧化剂等化学品,国内能够从事化学石墨烯导热膜生产的只有墨睿科技、富烯科技(华为供应商)及深瑞墨烯,规模化生产技术难度高。同时,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液,处理费用会达到几千元一吨。也是因为和云天化合作,墨睿科技解决了量产工艺和废料处理问题,废液等可直接用于云天化其他化工生产,实现零排放。

这样一来,墨睿科技成为唯一一家完成石墨烯原料生产到导热膜制备的全链条生产的公司,根据蔡金明介绍,墨睿科技计划年内达到10万平方米的月产能,按照1平方供应100台手机计算,可以供应1000万台手机使用。

石墨烯材料遇到的难题之一是下游应用刚刚起步,墨睿科技解决的方式是除了生产之外,也覆盖了更上游的学生培养及学术研究领域。“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生产,而是学研产用一条线,快速将实验室的研究转换到民用。”他们希望从学校端出发,培养学生对这种新材料的了解,继而通过与政府合办的石墨烯研究院,引进更多人才研发新产品,最后和小米等终端企业密切配合。

虽然现在墨睿科技在化学石墨烯导热膜方面领先于同行,但在其他领域,他们也面临着成熟的大公司竞争者,如锂电池石墨烯导电剂生产者就有比亚迪的供应商东莞鸿纳、上市公司厦门凯纳等,因此维持技术方面的护城河是墨睿科技第一要务。蔡金明表示,未来和小米的合作除了智能手机外,还会渗透到生态链产品中。此外,他们还会在电子器件方面发力,例如传感器、高频信号发生器等。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推荐

  • 奇闻异事
  • 美女明星
  • 男人世界
  • 幽默搞笑
  • 热点新闻
  • 大话社区
  • 图片报道
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不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759281825.
COPYRIGHT © 2014-2024 xiaoqiwe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笑奇网粤ICP备17087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