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两千多年来中国城市出现了众多变化,改名现象更是层出不穷。改名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如果要把改名最成功的地方排个名,可能香格里拉要排在最前列,原名中甸县。中甸县改名香格里拉后,一下子世界闻名,为国家创造了大量外汇收入。
那么,中国改名最“失败”的城市是什么城市呢?有人是徽州改为黄山市,这个改名确实有争议,徽州是多有韵味的名字,可黄山是世界名山。如果要说改名最“失败”的城市,笔者认为是长安改成西安。
长安,多么霸气的名字,寓意“长治久安”。改名后,西安这个名字显得土气十足。史书记载,长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被称呼为“京”的都城。作为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先后有西周、秦、西汉、东汉、新、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13个王朝在此建都,同时又成为赤眉、绿林、大齐(黄巢)、大顺(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军政权都城。
作为3000多年历史的古都,在长安这座城市里发生了无数影响中国乃至世界历史进程的大事件。比如西周时期的“成康之治”,它标志着中国奴隶社会来到鼎盛时期;西汉时期,汉武派遣张骞出长安出发出使西域,最终开辟连接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唐朝的“贞观之治”、“开元之治”,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来到了巅峰时期。
隋唐时期,长安城的面积达到84平方公里,布局规划整齐,东西严格对称,分为宫城、皇城和外廓城三大部分。此时的长安城繁华程度是难以想象的,作为世界最繁华的国际大都市,极盛时期总人口达到百万。
长久以来,人们产生一个误解,认为长安改成西安,是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慈禧太后西逃长安后改名的。事实上,长安的改名,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功劳”。元朝时期,长安是陕西行省兼奉元路驻所,即省会城市。洪武二年(1369年)三月,大将徐达率部进入陕西,不久攻克奉元路。
关中地区攻下后,朱元璋非常高兴,遂改名西安,寓意大明西部边疆安宁。朱元璋对西安非常重视,曾有过迁都西安的想法。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派太子朱标巡视关中地区,为可能的迁都提前考察西安。
然而,朱标回到南京不久就生病了,不久病死。精心培育的接班人英年早逝,朱元璋无比痛心,再也没有心情迁都西安了。朱元璋在《祀灶文》中写道:“朕经营天下数十年,事事按古就绪。惟宫城前昂后洼,形势不称。本欲迁都,今朕年老,精力已倦,又天下初定,不欲劳民。且兴废有数,只得听天。惟愿鉴朕此心,福其子孙。”
参考资料:《明史》、《西安:古老历史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