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陵之变,对于曹家和司马家来说都是一个转折的节点。
若成功,曹魏大权落入司马家之手,久而久之晋朝的建立也就水到渠成。若失败,司马家必然被屠杀殆尽,或许不会有西晋,八王之乱不会发生,五胡乱华这场大浩劫也有可能避免。
因而很多人感到遗憾,司马家怎么就成功了?要是失败该有多好!由此衍生出另一个问题,曹爽如果没有选择投降,而是打着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勤王,胜算有多大?
这么说吧,只要曹爽不管不顾,司马懿必死无疑。什么意思呢?咱们先来看一下高平陵之变的前因后果。
239年魏明帝曹叡病逝,遗诏命8岁的养子曹芳继位为帝,并为他安排了两位顾命大臣:大将军曹爽和太尉司马懿。
曹芳太小不能亲政,两人掌握着曹魏的实际政权,不可避免地开始了争权夺利。
起初,曹爽占据上风,他又是大将军,又是曹家宗室,自幼出入宫廷,和曹叡、曹芳父子的关系很亲近,曹芳刚登基时对他十分倚重。他通过一系列措施架空司马懿,在宫中朝中大肆安插亲信,权倾朝野,志得意满。
但司马懿可不想沦为打酱油的角色,对于一个政治家来说,夺他权力如害他性命,不可容忍。因而他表面退让,暗中却和几个儿子、心腹策划政变。
机会终于被他等到了。249年正月,少帝曹芳前往高平陵拜谒先帝曹叡之墓,曹爽兄弟及他们这个集团中的重要人物皆随同前往。
司马懿趁机起兵政变,控制京城。以皇太后的名义解除曹爽和他兄弟们的所有职务,并命令他们立刻护送皇帝的车驾返京,以侯爵的身份退职归家。
大家看出来了吧?事变中司马懿只是占了一座洛阳城,曹爽还有两张优势牌。
一是政治优势。京中虽有皇太后,但皇帝的分量无疑比皇太后更重。司马懿可以挟持皇太后免除曹爽等人的官职,曹爽更可以让曹芳下一道命令,把司马懿定性为乱臣贼子,自己就占据了名份大义。
若真这样做了,远方的军队暂且不论,洛阳城中就得生乱,并不是所有官员、百姓都站在司马懿那一边。
那时信息闭塞,很多人听说皇太后和司马懿怀疑曹爽要篡位,想一想曹爽平时的做派,信了七八分。也就没有采取更多的措施,安静等他们决出胜负。
但这场舆论战,曹爽本可以打赢的,因为皇帝的话比皇太后更管用,只要自己这边稍微硬气一点,那些站在中间观望的骑墙派立马就会倒向皇帝这边。即便官员、百姓们选择观望,只要不去帮助司马懿,对曹爽这边也会是大大的有利。
可惜曹爽刚听到司马懿占了洛阳城,就已经慌了神方寸大乱,根本没有魄力好好利用这一点。
二是军事优势。司马懿只占据了京城,理论上来说,曹魏的其他地盘还在皇帝的掌控中,曹爽只要让曹芳发布一道圣旨,调动京城附近的军队来勤王,甚至都不用交战,就能引起城中恐慌,把司马懿给围死。
尽管司马懿在抵挡诸葛亮北伐的过程中,在军队里建立了不少威望,但他沉寂了将近十年,很那说当初的威名是否已逐渐淡去。
其实就算他依然有着强大的影响力,也总有一些投机者想要抱上皇帝的大腿,命令一下去,必然有人为了前程拼一拼,形势倒向谁那边就很难说了。
然而曹爽没有利用这些优势,他甚至没起反抗之心,也听不进别人的良言劝告。
比如大司农桓范,高平陵之变爆发时他还在洛阳城中,本来要听从司马懿的命令,但他的儿子说皇帝在曹爽那边,显然曹爽更有胜算。桓范觉得很有道理,当即从城中奔出投向高平陵。
找到曹爽后,桓范劝他们带着皇帝到许昌,以皇帝的名义下旨召全国其他军队勤王,又以大司农的印绶担保不会缺粮。手中有兵又有粮,桓范的这一招可谓是胜算颇大。
但曹爽和他的兄弟们犹豫不定。一来,他们的妻儿老小还在洛阳城中,若是抵抗司马懿,家眷肯定会被杀;二来,曹爽和司马懿之前的斗争中没有出现流血牺牲,只是政治上的较量,不涉及人身安全。
曹爽很天真的以为,这次也不例外。后来司马懿派使者去劝他投降,对着洛水起誓不会伤害他的生命,只是免去他的官职而已,仍然可以享受荣华富贵。曹爽竟然信了,侍奉曹芳回到了宫中。
这下,曹爽可就要成了司马懿砧板上的鱼肉,由着横切竖切了。桓范气得又哭又骂,说曹真英雄一世,没想到他的三个儿子全是蠢货,如今带累了我全族性命。
果然,回洛阳后,司马懿露出獠牙,曹爽及其党羽很快被以大逆不道的罪名处死,诛三族。
曹爽想保家眷,但他却没想过,如果他不投降,家眷还有人质的作用,不一定会死。他一投降,司马懿无所顾忌,他的家眷更保不住了。
此后,曹家宗室力量遭到毁灭性打击,司马氏得以完全掌握大权控制曹魏朝政,随着司马师平定淮南三叛,再加上司马昭建立了灭蜀的大功,司马氏在曹魏内部脚跟是越站越稳,终于在司马炎那一代上演了以晋代魏的禅让大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