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一过,天气逐渐暖和了起来。
不少在室内蜗居了一冬天的人们,又开始把户外锻炼提上日程。
就算没时间去健身房,也会选择早晚骑骑自行车通勤。
毕竟刚立完“今年多做运动”的Flag没多久,不能让它轻易倒塌。
比来比去,自行车似乎是最好的选择,既节省时间,又锻炼身体。
《蓝色大门》剧照
自行车……每个人都会骑的吧?
听到这个问题,青岛人大概只能回应你一个苦笑。
在很多人看来,骑自行车像吃饭、睡觉、走路一样,是一项 “与生俱来”的基本生存技能。
直到认识了来自青岛的朋友,才理解了什么叫世界的参差。
“下班约同事一起骑共享单车去地铁站,被拒绝了2次。直到第三次的时候他忍不住告诉我,他是青岛人,不会骑自行车。”
身边出现第一个声称不会骑自行车的青岛人,你可以理解为是对方矜持的借口。
但随着阅历加深,当你发现自己认识的青岛朋友中,竟没有一个会骑车时,就不得不承认,他们和自行车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天然隔阂。
这件原本只关乎个人技能的事情,一旦放到公共语境下,就被放大成一件值得围观的稀奇事件。
刚上大学时的寝室自我介绍环节,来自内蒙古的室友说他“不会骑马”,成功让众人放下了偏见。
而当青岛室友坦白自己“不会骑自行车”,短暂的沉默过后,全屋爆发出了无人怜惜的爆笑。
彼时的他们没有想到,以后每次组织团体骑行郊游,大家都要猜拳决定,谁的后座来带那个唯一不会骑车的青岛人。
可以说,不会骑自行车是写在青岛人基因里的一个隐藏bug。
只要不刻意触发,它就永远是个无关紧要的秘密。
实际上很多青岛人在去外地之前,也没有觉得这件事有多特殊。
平时出门距离近就步行,距离远可以乘坐公共交通。
偶尔去趟外地,看到满大街的两轮交通工具,还会在心里隐隐替人家担心安全问题。
少数会骑自行车的青岛人,甚至会对自己掌握这项特长讳莫如深。
如果一个不慎被身边人发现,甚至有被质问祖籍的风险:
“哟,青岛会这个的可不多,你到底哪儿人啊?”
表面上看,他们对这项“技能缺失”没有多少遗憾。
直到看到电影里的少男少女骑单车,才知道自己这些年错过了什么。
《蓝色大门》剧照
那些把最单纯美好的青春,浓缩成骑着单车在风中追逐的时光,青岛人往往只有隔着屏幕羡慕的份儿。
多年后,恨自己错过了这份限定浪漫的他们,也只好在健身房的动感单车上挥洒汗水。
在团操教练的口号声和震耳欲聋的音乐带领下,调动起全身的运动细胞,缅怀自己逝去的青春。
不少外地人在来到青岛之前,都幻想过这座海滨城市的诗情画意——
一边是阳光、大海、金沙滩,
一边是自己骑着单车看落日,说不出的浪漫惬意。
直到下了火车,举目四望却看不到一辆自行车,幻想才被现实打破。
令自行车在这座城市销声匿迹的,是这里“得天独厚”的地形——
东高西低、南北两侧隆起、中间低凹的丘陵地形,使得青岛城区平坦处很少,反而布满上下坡、小山头和数不尽的台阶。
这让青岛人的每次出行,都变成一场在路上展开的花式障碍赛。
得益于此,初次造访青岛的外地人,也会获得一次堪比莫比乌斯的诡异体验:
你以为你在坡上,其实你在坡下;你以为你在坡下,其实你已经在坡上了。
在这里,自行车“省时省力”的优点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对人和车的双重折磨:
上坡蹬不动,下坡刹不住。
遇到台阶,你还得下来扛着车走。
“连买自行车的花呗都没还完,自行车的变速器就已经坏了。”
一旦接受了这个设定,也就懂了某些离谱的社会新闻发生在这里并不是意外。
这智商基本也可以告别自行车了
因此当一位即将进入大学的新生询问,在青岛生活有什么鲜为人知的技巧时,“如果不是想健身的话,不建议骑自行车”成了最真诚的劝告。
因为坡多,留给马路建设的发挥空间很有限,所以青岛的道路普遍偏窄。
根据国家《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要求:非机动车道纵坡宜小于2.5,最大纵坡不应大于3.5。
而青岛城区设计坡度符合要求的道路很少,不具备设立自行车道的天然条件。这就意味着必须跟机动车或行人抢路,增加了安全风险。
最后你买了自行车,也会发现没道路可走。
干脆别破费
这看起来是一种天然的无奈。很多人想不到,青岛曾是全国最早拥有自行车的城市之一。
20世纪初,德国传教士把自行车带到青岛以后,有钱人家的阔少们便骑着这新鲜玩意儿招摇过市了。
因为又稳又快,人们把它叫做“不吃草的小毛驴”。
接下来短短数年,老百姓把来自日本、英国和德国的进口自行车都见识了个遍,在1915年创建了本土的自行车公司。
随后同泰车行、德兴车行、福兴车行陆续问世,青岛人创造了民族自行车工业的第一个辉煌。
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自行车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青岛的自行车拥有量最高达到54万辆。青岛的大金鹿牌自行车,一度和上海永久牌、天津飞鸽牌并列,辉煌一时。
但随着经济和交通发展,小轿车进入人们的生活。当习惯了“四轮车”的人们再次回头骑一次“二轮车”,他们发现——
怎么在青岛骑自行车变得这么费劲了呢?
于是,属于自行车的时代悄然退场了。
而多年后共享单车的试探进入,也就像在重庆屡屡闭店的海底捞一样,提前写下了失败的结局。
看着一排排摆放整齐却落了灰的小黄车、小蓝车雨后春笋般占领城市各个角落,青岛人心里毫无波澜,甚至偷偷犯嘀咕:
“它们是不是来错了地方,真的有人会骑吗?”
不会骑车的青岛人是任性的:“这么反人类的东西,我根本就用不着。”
但这种任性只在本地有效。
当他们去外地求学或工作,发现需要克服的第一个障碍不是气候,不是饮食,而是骑自行车时,马上败下阵来。
尤其看着地铁站和目的地相隔三公里,骑车只需10分钟,走路却要花半小时,心里只能干着急。
于是,终于有人把目光投向了灵活的两轮车,企图凭借后天的努力,在城市生活中寻求一丝自由飞驰的可能。
“刚过完年,就在朋友圈看到有个青岛朋友把‘学会骑车’定成了上半年的flag。”
装备党光是犹豫购入什么价位的自行车,就看了十几个测评视频;省钱派大手一挥,先花2块钱扫辆共享单车投入练习再说。
殊不知,当真正进入实操阶段,属于青岛人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很多人在踩上自行车的瞬间慌乱中意识到,自己已不再像小时候那般轻盈,如今的身子骨根本经不起摔。
因为太惜命而放不开手脚,一半的初学者在摔第一跤之前,就完成了从入门到放弃的全过程。
毕竟谁也不想第二天给上级写的病假条上,原因写的是学自行车摔骨折。
闲鱼成了每一个青岛人学习自行车失败的见证者
于是克服心理障碍,成了青岛人学自行车最重要的一课。这道障碍不仅停留在危险,还有那么一点丢脸。
你要不理会旁边人看傻子的眼神,并置周围小孩子的嘲笑声于不顾。
这也解释了网上的自行车攻略里,第一条为什么是“带好口罩或者戴上帽子,确保没人认识你”。
接下来进入正式的学习了。一位靠谱的自行车教练(多半是看不下去的朋友),往往研习了人体工学、心理学、地理学和物理学:
“一只脚放在轮上,踩轮脚开始发力踩轮的同时,撑地脚不仅仅是撑地,而是往后猛地一蹬(关键)。蹬完上轮,左右脚咔咔上下踩两圈,把速度加起来。”
这细致的程度,像极了我考驾照时,坐在副驾上恨铁不成钢的教练。
只是这些融合了各个学科的教学,能听懂并融会贯通的学生并不多。即使过后偷偷在网上搜索“成人自行车教学”视频,也不过是在弹幕中又寻得几位不会骑车的同道中人罢了。
以及一些杀人诛心的凡尔赛人/bilibili@jodieeegong
于是,学骑车成功变成青岛人的心理阴影。
教一个青岛朋友骑车,也成了“教练们”日后难以言说的痛:
“本以为这玩意儿有腿就能骑,是我太天真了。”
“天知道我为了扶住他的后车座付出了多少。”
甚至有人,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和朋友闹掰了。只因对方在看着他颤颤巍巍往前挪动,死活不敢抬起地上那只脚时,抑制不住怒火对他冒出一句脏活。
总之,最后能成功解锁骑车技能的三好学生寥寥可数。
以至于每个学会了自行车的青岛人,都声称那种成就感是超过了当初领驾照的。
我一位低调的朋友,总共有两条朋友圈,一条是3年前和媳妇儿领证,另一条就是纪念学会了骑自行车。
不过,学不会就算了吧,与其在自行车上和自己过不去,不如下车多走两步。
中午到街角小卖部,打两斤当天出品的新鲜袋儿啤,解渴。
晚上去11点后才营业的野馄饨摊儿上,坐马扎子上吃碗热腾腾的馄饨,再来两串烤鱿鱼,滋润。
虽然轮子这一伟大发明,改变了我们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的方式和速度,却始终没有改变属于青岛人的生活节奏。
用脚步丈量这座城市的每一条道路就足够快乐。
还要啥自行车啊?
[1]澎湃新闻《青岛一女子偷电动车却不会骑,推行15里地回家露马脚》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0201406
[2]实拍青岛一小哥骑自行车超速 时速每小时60km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wx411s7yT?from=search&seid=13899677414247572289&spm_id_from=333.337.0.0
[3]探索青岛|最新!青岛共享单车将全线撤离!https://mp.weixin.qq.com/s/tJqgesWiwlvEX5Gkq6WRWg
[4]半岛都市报《自行车20世纪初从德国传入中国 最早到青岛》http://news.bandao.cn/news_html/200807/20080702/news_20080702_653260.shtml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槽值”(ID:caozhi163),作者:槽值小妹,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