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大黄花虾脊兰。 南昌大学供图
近日,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河保护站云雾缭绕、苍翠欲滴。记者跟随南昌大学教授杨柏云去找他的“宝贝”——大黄花虾脊兰。
大黄花虾脊兰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被称为植物界的“金丝猴”。目前仅江西、安徽和湖南有野生居群。多年来,杨柏云团队从事大黄花虾脊兰保育工作,摸清了其野生资源分布情况,顺利攻克繁殖难题,明确了导致大黄花虾脊兰濒危的机制。他们的无菌培养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繁殖出来的大黄花虾脊兰种苗回归野外后,已连续3年开花结果,标志着大黄花虾脊兰保育成功。
“物种是我们用来研究、理解和保护自然的主要单元。每个物种都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员,通过食物链关系,物种之间可以互相依存、互相牵制。一旦食物链某一环节出现问题,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就会受到严重影响。”杨柏云说,保育一个物种不是几年就能做好的,需要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
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大黄花虾脊兰保育基地,始建于1975年。温暖湿润的气候使许多生物在此生存、繁衍。“这里是我们课题组的实训基地,主要进行野生兰科植物资源调查以及珍稀濒危兰科植物的回归与保育工作。”杨柏云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目前,课题组在他的带领下已调查到野生兰科植物54种,回归保育2种珍稀兰科植物,其中19种已经能正常开花。
记者了解到,导致大黄花虾脊兰濒危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自然结实率低。特化的木蜂传粉系统是大黄花虾脊兰繁殖结实的关键,但木蜂从大黄花虾脊兰处得不到花蜜和花粉。同时,传粉木蜂需要复杂的开花群落,以此为大黄花虾脊兰提供传粉的群体数量和“服务保障”。“我们需要进行更多调查和研究,才能定量评估木蜂与其他开花植物的关系。”杨柏云说,“因此保育大黄花虾脊兰下一步的重点工作就是监测。”
杨柏云坦言,大黄花虾脊兰的回归保育还将持续进行。他希望社会各界给予支持和帮助,将大黄花虾脊兰回归打造成中国植物保育的经典案例,为讲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中国故事作出贡献。
原标题:植物界的“金丝猴”保住了
值班主任:李欢